關于“年味”,其實只要我們把那些回憶都拾起,我想,都是過年吧。而核心的一點便是,父母在,就是年味。
還記得某位名人說的,父母在,自己永遠是個孩子。而自己是個孩子,怎么會缺少年味呢?
最近大家有沒有想著多加加班掙點“過年錢”,畢竟,之前的10個月都是“月光族”。掐指一算,還有八八六十四天就到除夕了。
隔著的這段日子,才是拼過年資本的時候。而這或許也就是年味之一吧。
年味之二,便是跟隨父母去街上買些魚肉,水果,糖果,鞭炮等等,買件新衣服,或者僅僅是去逛逛這個熱鬧。
年味三,全家打掃衛生。父親總不想落下家里任何一個角落,沒到中午飯點,父親的頭發,臉以及鼻子總是灰突突的,這時候的“蓬頭垢面”不可以用邋遢來形容,而是一種偉岸。
年味之四,母親煮好面糊準備幫父親貼桃符(對聯)。
記得家里最多的春聯就是:橫批,六畜興旺
上聯:雞鴨成群魚滿堂
下聯:牛羊肥壯豬盈圈
而長大了之后,也每年都要貼,而且自己還想著親自動筆了,也會跟父親講平仄了。
你們家的御用對聯可以分享一下么?
年味五,記憶中,母親在除夕這一晚不會去串門兒,會守夜,一直從她嫁到家里到我們長大以后都一直這樣年年歲歲堅持著。然后在房子的某個角落放著壓歲錢。
年味六,絲松毛。除夕這一天早上,不用父母叫醒,自己都會偷偷早起,也不管下雨還是有霧,自己都會一個人背著背簍一個人上上尋找松毛。而且會弄很多,剌到手也開心,尤其是對砍掃把的事很上心。